
熱呼呼的蔥油餅,在秋風吹起的日子最有吸引力了。 只要有麵粉、水、鹽、還有蔥
好吃的蔥油餅想吃幾個就做幾個!
這次是第一次嘗試 所以只做一些
準備的材料有: 高筋麵粉250公克
熱開水約100cc 冷開水不超過50cc
鹽 與 黑胡椒少許
蔥三根
麵粉先加熱開水攪拌成像雪花的片狀,很黏的雪花。所以這個階段用筷子攪拌比較好。
之後再加冷開水,搓揉成光滑不黏手的麵團。這個階段一定要用到手,所以先把手洗乾淨之後,
在砧板上試著把麵團成型。
在砧板上試著把麵團成型。
剛開始只是一堆不成形狀的麵糊,但是隨著時間經過 就會慢慢成為一個麵團。
要是始終都是黏搭搭的狀態那就是麵粉不夠!
酌量補充麵粉到成為不黏砧板不黏手的一個麵團。
要是始終都是黏搭搭的狀態那就是麵粉不夠!
酌量補充麵粉到成為不黏砧板不黏手的一個麵團。
麵團作好後,靜置三十分鐘。
這段期間可以切蔥花,順便清理流理台沾到麵粉的地方。
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電視或是記帳。
這段期間可以切蔥花,順便清理流理台沾到麵粉的地方。
還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電視或是記帳。
三十分鐘過後將麵團壓成圓型中間有一個凹洞的樣子。
加入剛才切好的蔥花、還有鹽巴與現磨好的黑胡椒。份量看個人喜好。
加入剛才切好的蔥花、還有鹽巴與現磨好的黑胡椒。份量看個人喜好。
之後將加好蔥花與調味料的麵團揉均勻,讓蔥花與調味料均勻散佈在麵團裡。
再將麵團分為三等份,因為這次只用250公克的麵粉份量不多 ,所以先分為三份。
三份麵團搓為長條狀之後再對分,所以最後原來的一個大麵團會成為六條長條狀的麵團。
最後將長條盤成螺旋狀的圓餅:

然後靜置十分鐘 。等待的這十分鐘我是去看電視了。

然後靜置十分鐘 。等待的這十分鐘我是去看電視了。
十分鐘後,把螺旋狀的圓麵餅擀成一個大圓餅。
厚薄隨意,不過薄一些好,比較快熟。
厚薄隨意,不過薄一些好,比較快熟。
我把餅擀成六吋大,好配合小煎鍋的大小。
不過到這個階段我才發現沒有擀麵棍 ,因為是臨時嘴饞想到要做的,
所以我最後用香油的瓶子來擀麵......
現在蔥油餅已經製作完成,只要加熱就可以食用了。
熱鍋,倒油, 因為希望餅香一點, 所以我加香油:


餅下鍋之後煎成兩面金黃,就可以起鍋食用。
熱騰騰的蔥油餅香油香,現切的新鮮蔥花脆,現磨的黑胡椒還保有微微的辣味,
用螺旋方法製成的餅皮也有彈性,是假日午後很好的點心。
用螺旋方法製成的餅皮也有彈性,是假日午後很好的點心。
最後計算一下成本:高筋麵粉250公克 12圓
蔥三根 10圓
鹽與黑胡椒 用的份量極少, 算免費。
冷熱開水 應該要分散到日常水費裡 所以還是免費
瓦斯 應該不到1圓 作料理兩個月以來廚房的
瓦斯都還沒用完
煎蔥油餅用的是中火 而且用不到十分鐘
總計 不到25圓
成果 六張蔥油餅
比較 卡好冷凍蔥油餅八張35圓 路邊攤類似份量一份就要20圓
時間 等待發麵時間四十分鐘 實際需要去揉麵的時間十到十五分鐘
煎餅時間不到十分鐘
總計花去六十分鐘製作,不過大部分等待時間可以做其他事。
心得:蔥油餅的做法比想像中容易。下一次作餅,可以注意麵粉散布的狀況,就可以節省清潔的時間。
自己做蔥油餅,既不會像外面賣的又冷又油膩,蔥也不會因為店家火力控制失當而焦黑。
趁假日多做幾張冰在冷凍庫,以後就可以用蔥油餅作各種料理變化了,
吃東西的選擇又多了一個。
補充:以上是超級簡易版的蔥油餅做法。要是正統的蔥油餅 製造過程中要先把麵皮擀成一大張,
抹油灑上蔥花及調味料
再疊上一張麵皮,重複抹油灑蔥花調味料的步驟 ,接著再重複一遍。
最後把三層麵皮捲起來,重新擀製成一張有蔥有油的麵皮。
再接上前述的分麵團,製作螺旋狀餅皮的步驟。
這次因為器械與場地的限制,沒有擀麵棍與製造麵食的大型麵板,
也因為不想太油膩,所以省略了這個步驟。
依照正文作出的餅,有蔥香,不過缺了油香與層層分明的酥勁。
然而要是想追求口感精確,抹油疊皮的程序不可少。
這是之後改進廚房設備與精進廚藝的方向。
每一團都桿平成薄片,總共三張餅皮。
然後分別在三張餅皮上抹油、灑鹽、灑蔥花、灑黑胡椒,這個步驟完成後,把三張餅皮重疊在一起捲起來。
幾天後試做蔥油餅的正統版。在麵團醒了三十分鐘之後,把麵團分為三團 。 捲起來之後重新揉成一個麵團,之後再搓成長條狀分為六團。
接下來的步驟與前述雷同。
餅皮經過抹油這個步驟之後會變得很油,所以途中要伺機加粉,料理的同時手粉也要。
這次的餅皮多了油酥的層次,更香了 。這次用的蔥是宜蘭三星蔥。
除了試吃的餅之外,其他冰到冰庫裡當儲糧。
全站熱搜